民族复兴路上的精神回响:全国各地毛泽东热为何持续涌动
凌晨四点半,韶山冲就聚集了好多人,黑龙江的绿皮火车,载着各地的祈盼,还有坐轮椅的老人,大家都想去看看,到底有什么不一样。
凌晨四点半,韶山冲就聚集了好多人,黑龙江的绿皮火车,载着各地的祈盼,还有坐轮椅的老人,大家都想去看看,到底有什么不一样。
1976年9月8日23时50分,历经整日守护的医务组被一通电话匆匆召回“202”病房,中南海空气仿佛凝固。凌晨零点十分,心电图上的脉冲忽然归于平直,伟人离去的事实就此定格。值班护士低声说了一句“停止了……”,这寂静把众人击得说不出话。
1979年3月的北京仍带着料峭寒意。清晨七点,天安门广场上第一缕阳光越过人民英雄纪念碑,照在纪念堂金色屋脊上,石狮和汉白玉栏杆轮廓分明。广场上巡逻哨兵的脚步声和鸽子扑棱声交织,这里即将迎来一位特殊来访者——胡乔木。
后来读了些书,在私塾里背《论语》,看到地主家儿子拿鞭子抽佃户孩子,攥着拳头在桌子底下画“打倒”,日记里写“世道不公,何时是头”,墨迹都洇开了。